2023年9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晓旭做客“洙泗讲堂”,作了题为《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化城市》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菠菜技术交流论坛贾文言副教授担任主持人,王振霞、任军锋和王静等老师和相关专业同学们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
讲座伊始,徐晓旭教授通过引用北宋张俞的《蚕妇》说明与丝绸之路的贸易发生密切联系的是城市。作为丝绸之路另一端的罗马,涉及丝绸的铭文亦出土于罗马的大城市。徐晓旭教授认为城市对于丝绸之路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丝绸之路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徐晓旭教授通过分析《大宛列传》和戴克里先《限价法令》中关于丝路两端的丝绸贸易的相关记载,强调丝绸之路绝不是学术神话,丝绸虽然运量小且价格高昂,但是丝绸之路是稳定的,丝绸是稳定的国际支付手段。
总览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化城市,可以概括为如下六个方面:
第一,东征西使,众志成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巨变和张骞出使西域引发的蝶震,构成了来自经度方向上的两种重塑欧亚世界的历史动力。丝绸之路是在希腊化时代后期开通的,希腊化时代虽然在欧亚各地陆续结束了,但希腊化本身并未完结,丝绸之路事实上是与希腊化并行甚至携手延续发展的。因此,众多的城市同时具备了双重的属性,它们既是希腊化城市,又是丝路城市。
第二,城邦帝国,相得益彰。希腊化文明是一种独特的城市文明,是一种城市小共同体自治和大帝国统筹管理相结合的文明。这种文明不以希腊人是否掌握和保有帝国政权为限制,更在意的是统治者是否能继续原有的帝国管理方式和自己城市的自治是否能够不受触动。这种模式的城市文明具有传染性,以至于诸多非希腊人口的城市也采取了希腊城邦式的政治制度和管理形式。
第三,商旅行路,联城跨国。丝绸之路是一个依赖一系列设施完善的商栈、城市和港口为商贸活动以及商旅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和便利,依赖大范围帝国体系维护境内路段的路政、交通安全和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的贸易物流网络。希腊化城市能够很好地承担这个功能:公民自治的政治体制能够为商贸活动提供宽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外来商人也能够在城内找到满意的接待住所和获得充足的给养补充。希腊化城市之间包括商人在内的多种人员的交往和友谊甚至可以是跨帝国的。
第四,古代经济,全球在地。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是跨国的,希腊化文明是一种超越政权的国际性文明,希腊化城市之间的若干交往可以跨越国界,一系列成为丝路重镇的希腊化城市也不出意外地发展成了古代国际性的大都市。这是古代经济全球性的一种体现,也是这种全球性的一种结果。
第五,丝路城邦,文化相遇。希腊化世界丝路沿线的城市和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化或拥有希腊化传统的城市,在提供贸易便利的同时,也是多种文化相遇的场域。希腊文化始终与各地不同的文化之间发生着不同形式的互动。事实上,希腊化文化本身就是这样一种互动的结果。
第六,希腊文化,或隐或现。城市在经济、社会甚至政治中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它的人口成分和来源通常不会是固态单一的。城市的文化也因此是包容的。城市的文化组成和组成方式也是动态的。希腊文化在城市后续的发展史上或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或者化作了传统中的一股涓滴细流,或者变成了一种隐性的文化基因,或者仅仅作为深埋于考古底层中的遗迹而被历史彻底遗忘。
在互动环节,针对员工现场提出的“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化城市对一带一路还有民族关系有何借鉴”“如何看待中亚、西亚受到希腊化进程的影响并保留自己的文化特征”等问题,徐教授一一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最后,贾文言副教授从引用材料的丰富性和解读的深刻性两个方面总结了本次讲座,并衷心感谢徐教授带来的精彩学术报告。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徐晓旭,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世界上古史,研究方向为希腊罗马史。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著有《腓利二世:霸权与泛希腊主义》。翻译法国学者罗朗·艾蒂安和弗朗索瓦兹·艾蒂安合著的《古代希腊:考古发现之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希腊人与蛮族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剑桥古代史》、《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翻译工程。
编辑:张雪
审核:吴佩林 贾文言 刘润欣
上一条:名家讲坛预告|谢湜: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努力培... 下一条:洙泗讲堂之晏绍祥:“如何解读罗马帝国主义——从蒙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