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THIS NAME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洙泗讲堂之张田生:“明清瘟疫与医学知识的生产”

发布日期:2022-05-04    作者:     来源:菠菜技术交流论坛     点击:

4月29日,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理事、菠菜网平台大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田生做客“洙泗讲堂”,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为公司师生作了题为“明清温疫与医学知识的生产”的学术报告。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姬凌辉主持,公司副教授张世慧出席会议。

报告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疾病史研究的成就、局限与理论方法。中国疾病史研究的成就是內史与外史并进,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局限则是内史与外史之间的去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史的研究。在报告中,张老师还介绍了中医知识史这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中医知识史是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主要是对疾病知识的生产过程及其社会文化进行研究。

报告的第二部分主要讲述温病知识的生产过程。张老师认为时间与温疫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具体表现在时间越靠近近代,温疫反而越多这一方面,同时温疫的不断更新也促进温疫新知识的产生。张老师通过“石膏治疫”的故事说明了温疫知识生产的现实需求,并列举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温疫。在整个温疫治疗的过程中,张老师认为温疫的复杂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温疫治疗新知识的产生。

报告第三部分主要讲述温疫知识的生产过程,张老师总结了三个环节。首先是观察现实并记述疫情,分析其中缘由。张老师通过列举《疫症集说》、《辨疫琐言》以及《喉痧正的》中的史料,来说明当时医家面对温疫时记述其症状、变化以及传播速度和危害,并详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其次是寻找历史经验并整理温疫的历史文献。在众多整理温疫的文献中,张老师重点列举了刘奎《松峰说疫》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与疫病有关的主要是“经言”与“故实”,“故实”是与温疫有关的一些故事,包括药方、道德与疫病以及大温疫。最后是辨误与立新,在与前人对话中发明新理论。在这一部分中,张老师举出了产生医学新理论的两种方式,即辨误与立新。辨误是揭缪于前人,主要讲述刘奎辨析吴又可的《温疫论》,即温疫病因众多,并非只有一因。立新是指提出新理论,其方式有四种形式:一是破旧立新、二是羽翼先贤、三是从先贤处获得灵感、四是出于对他人不满而自创。

报告的第四部分主要讲述温疫知识生产过程当中的医学传统文化。张老师总结了两种文化,即运气学说和仲圣文化。运气学说即五运六气,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六气则指“凤”、“寒”、“湿”、“燥”、“君火”、“相气”。仲圣文化是指尊崇张仲景为医圣的文化传统。宋代之后张仲景在医学界的地位逐渐提高,明清时期被尊为医圣。张老师通过介绍杨璿的《伤寒温疫条变》对张仲景地位崇高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并分析了时代特点对地位的影响。

报告的第五部分是讲述医家生产温疫知识的精神动力。张老师认为医家需要精神动力的原因在于现实需求,即医家面对温疫需要精神鼓舞。医家的精神动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济世,即职业责任;另一种则是传世,即实现人身价值。

报告第六部分,张老师对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首先是温疫知识的生产过程,一是观察现实,二是寻找历史经验,三是与前人在对话中提出新说。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张老师还总结了温疫知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包括医学传统中的文化与社会文化。其次,张老师结合自身研究内容总结了明清温疫知识生产过程中的特点:一是民间化,二是市场化,三是个人化。最后,张老师对温疫的社会应对机制进行了梳理,其应对流程为:温疫发生—人口死亡—医家的个人应对(发明知识)—不同学说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新知识形成。

在报告最后部分,姬凌辉老师对本次讲座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医疗社会史的内外史发展情况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见解;张世慧老师也对此温疫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报告交流互动环节,诸位老师、同学就温疫的内涵、疾病产生后的应对机制等问题与张田生老师进行了探讨与交流。最后,主持人对与会师生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编辑:李晓艳 牟浩馨

审核:张田生 刘贤贤 陈秀双



上一条:洙泗讲堂预告 | 韩志斌:中东部落——概念认知、类型演...
下一条:会议议程:第五届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

关闭